您好!欢迎光临安博体育官方网站有限公司
 ※ 返回首页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安博体育官方网站有限公司
设计定制、生产加工、整机装配、设备接线
客户咨询服务热线:
0510-83923889
安博体育官方网站动力源: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您的位置: 安博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安博体育官方网站动力源: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安博体育官方网站动力源: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24 16:52:13     浏览次数 :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本公司提请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五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章节,并特别注意以下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21,570.97万元、104,193.33万元、135,617.23万元和 43,982.1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672.82万元、-14,731.10万元、-1,409.81万元和-6,004.30万元。其中,2021年亏损持续扩大,主要系一方面公司通信电源业务受运营商 5G建设量和总体建设进度放缓的影响,子公司模块及定制电源产品受国际经济形势及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对新产品实施国产化器件的替代导致产品售后费用增加、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等原因使得本期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023年8月31日,发行人披露《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82.15万元,同比下降23.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78.05万元,2023年半年度业绩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受国内通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随无线通信代际更迭呈现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以及海外印度项目建设节奏放缓的影响,导致国内、国外通信电源收入同比减少;(2)子公司迪赛奇正境内、外的电源订单因客户需求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导致收入减少;(3)结合“一大三高”的经营策略及战略调整,公司逐步退出节能业务,不再新增新的节能项目;(4)公司充、换电业务受客户招投标推迟的影响导致充换电收入同比减少;(5)数据中心电源产品因尚无新增订单导致收入同比减少。

  2023年10月28日,发行人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30.67万元,同比下降1,93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93.27万元,同比下降1,576.52%。其中,主要影响事项包括:

  2023年1-9月,公司通信电源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376.12万元,主要原因系:(1)国内通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随无线通信代际更迭呈现周期性波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通信基础建设进度放缓,导致境内通信电源收入呈现下降的趋势;(2)境外通信电源业务主要受印度市场主要客户 5G基站建设节奏的影响,导致境外通信电源收入同比下降;2023年1-9月,公司充、换电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3,888.75万元,主要原因系:(1)2022年度公司充、换电产品收入因完成中国铁塔8仓、12仓等换电柜3.0版产品及4仓2.0版产品的研发、量产与销售,扩大了不同客户和场景的充换电需求,使得上年度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品的收入快速增长;(2)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充、换电产品受终端客户的招投标工作推迟导致增量订单减慢,相应的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2023年1-9月,公司模块及定制电源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3,874.60万元,其中定制电源的境外业务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主要客户订单需求减少导致毛利同比减少 391.90万元,模块及定制电源的境内业务因受主要客户需求波动影响导致境内毛利同比减少290.35万元。

  2023年1-9月,发行人期间费用合计为29,370.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41.13万元,同比上涨11.98%,具体变动原因分析如下:(1)2023年 1-9月,销售费用总额为11,972.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35.68万元,主要原因系:①募投项目及光伏项目销售人员储备及海外市场渠道拓展、销售人员绩效增加及优化部分销售人员导致短期职工薪酬增加;②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对境内外业务的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参与行业内会展活动、多元化开拓业务渠道,销售人员境内外差旅频次有所增加、新增境外网页宣传服务等导致招待费、差旅费合计上涨;(2)2023年1-9月,管理费用总额为6,587.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895.35万元,主要原因系:①因海外业务线的业务渠道不断扩张,新设海外子公司导致人员增加、绿色出行业务板块为本次募投项目布局及储备高级别管理人员等事项导致人工成本增加;②优化及调整部分管理人员导致辞退福利较上年同期增加;(3)2023年 1-9月,研发费用总额为 8,028.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62.02万元,主要原因系:①本期研发人员项目结构调整,主要集中于原有产品的迭代升级工作,导致费用化薪酬增加,同时子公司新建研发部门导致人员增加;②本期新增开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导致折旧与摊销增加。

  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竞争、卫生健康事件等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倘若未来这些风险因素叠加发生或者其他方面出现持续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盈利情况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将有可能致使公司存在本次发行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年下滑50%以上甚至持续亏损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方向由数据通信行业逐渐拓展至绿色出行、新能源的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并形成了以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为核心的三大核心业务,实现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转型。公司面临外资厂商在技术研发、品牌、资本实力等方面,以及优秀内资厂商在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现有的技术领先、品牌和成本优势,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使得公司市场份额缩减,进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IC芯片、电容电阻、结构件、配电、断路器、接触器等。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未来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对公司产品毛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及国际物流均发生较大变化,市场面临供需不平衡、物流受限等情形,导致公司IC芯片等原材料供应短缺或供应不及时等情形,将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的交付,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48%、29.02%、27.99%和27.87%,通信电源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31.21%、27.30%、24.45%和24.16%,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方面,公司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毛利率水平的波动;另一方面,受大宗原材料及芯片价格的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境外物流成本的增加、对部分海外客户实施价格调整策略等因素影响,导致通信电源产品毛利率的下降。如果公司未来无法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保持优势,或者不能够充分控制成本以有效应对产品价格下降,则公司存在因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引发毛利率下滑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 86,216.87万元、73,101.26万元、79,211.17万元和 72,924.46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 60.96%、50.41%、51.94%和51.58%,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0.92%、70.16%、58.41%和82.90%。报告期各期期末,公司按账龄组合划分为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分别为 56.52%、51.49%、61.53%和55.59%,是应收账款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公司电源类产品主要客户为全球通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等大型通信类企业、各地地铁公司以及国内大型建筑工程承包商等,合同能源管理类客户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安全性较高,整体的回款风险较低。虽然公司已按照会计政策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若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或客户的付款能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由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组成。报告期各期期末,公司存货净额分别为 30,705.49万元、45,600.49万元、42,753.87万元和 44,333.6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1.71%、31.44%、28.03%和31.36%,存货净额及占比较高。公司基于客户采购计划及下游需求预期安排生产,对部分原材料、库存商品提前准备安全库存。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存货将增加,这对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如果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风险加剧及公司存货管理水平下降,引致公司存货出现积压、毁损、减值等情况,将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期末,公司开发支出账面价值分别为 8,000.98万元、8,872.37万元、11,001.53万元和13,260.66万元,主要研发项目包括车载电源系统、电机电控系统、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氢动力系统、光伏系统等。如未来项目全部确认无形资产,将导致公司无形资产规模大幅增加,上述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为不超过10年,无形资产摊销将对公司的盈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存在大额无形资产摊销风险。如未来上述研发项目不再满足资本化条件,则相关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27,240.67万元、21,731.24万元、48,133.25万元和14,233.5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2.60%、21.28%、36.90%和33.75%。近年来,世界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国际博弈等因素错综复杂,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难以预测,各国的贸易政策会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动和各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断变动。如果未来国际贸易局势和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供应链、物流效率、运输成本、境外业务开拓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业绩将面临下滑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车载电源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进度、管理能力、预算控制等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有可能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存在项目未能按期投入运营或无法实施的风险。

  另外,“车载电源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针对高性价比拓扑结构、电磁兼容优化设计、结构布局、磁集成技术等方面开展研发,相关项目对公司研发基础、专业经验、技术先进性等具有较高要求。公司为实施本次募投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在资金、人员、技术、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充足准备,但项目能否成功依赖于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存在公司本次项目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甚至研发失败的技术风险。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公司基于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技术水平、客户需求等因素作出的。公司本次拟实施的车载电源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正常年营业收入93,982.30 万元(不含税),正常年份利润总额为 10,430.09 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09%(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36年(所得税后,含建设期2年)。

  考虑到项目建设进度、技术或人员储备情况、市场开拓情况、产业政策或市场环境等因素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未来相关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可能导致新增产能难以消化、项目最终实现的投资效益与公司预估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现产能闲置的风险、短期内无法盈利的风险或募投项目的收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之日,发行人存在一笔尚未判决的涉诉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诉讼。

  吉林合大股权转让纠纷案主要系孟祥光、代文昌于2022年6月向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要诉讼请求为:请求依法确认原告孟祥光、代文昌为被告吉林合大股东,并判令被告动力源返还孟祥光持有吉林合大的30%股权、返还代文昌持有吉林合大的60%股权。2022年7月19日,动力源收到法院传票及起诉状,该案件于2022年8月2日开庭;2022年7月26日,动力源向法院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开庭取消;2022年8月10日,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驳回吉林合大、动力源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2022年 8月21日,吉林合大对本案管辖权提出上诉;2022年11月11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该裁定为终审裁定;2023年1月12日,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2023年2月20日,原告提交《增加诉讼请求申请书》,具体请求为:请求依法确认董方田、刘晓明、代文昌、孟祥光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合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20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2023年4月26日,农安县人民法院作出(2022)吉0122民初236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原告孟祥光、代文昌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4,800元、保全费5,000元由原告孟祥光、代文昌负担。一审判决作出后,原被告双方均上诉至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于2023年10月19日和2023年12月19日,围绕双方的上诉请求和事实理由进行了二审开庭审理,目前正在等待二审判决。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吉林合大账面净资产为7,323.73万元,2023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781.27万元,净利润628.33万元。与此同时,动力源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为吉林合大提供保证担保的情形,保证担保的余额合计为 4,741.32万元。若因吉林合大资信状况及履约能力大幅下降,导致到期债务无法顺利偿还,则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可能需要履行担保义务,从而承担相应债务。

  鉴于前述诉讼判决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可能导致发行人面临赔偿或者丧失子公司控制权,进而对发行人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 125

  五、本次发行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变动情况 ................ 127

  六、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占用的情形,或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的情形 127

  七、公司负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本次发行大量增加负债(包括或有负债)的情况,是否存在负债比例过低、财务成本不合理的情况 .... 127

  动力源、发行人、公司、本公司 指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405.SH)

  本次发行 指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行为

  2017年度配股 指 公司于2017年采用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方式发行A股股票

  新金融工具准则、旧金融工具准则 指 2017年财政部修订前/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高级管理人员 指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和财务负责人及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认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科智咨询 指 一家专注于新兴技术领域的专业咨询机构,从事数据中心(IDC)、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AI)等相关新兴技术领域的研究咨询

  IDC 指 国际数据公司(Internet Data Corporation),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

  “新基建” 指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中兴、中兴通讯 指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063.SZ、及其子公司

  中恒电气 指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364.SZ)及其子公司

  麦格米特 指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851.SZ)及其子公司

  新雷能 指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593.SZ)及其子公司

  欣锐科技 指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745.SZ)及其子公司

  英搏尔 指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81.SZ)及其子公司

  通合科技 指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91.SZ)及其子公司

  盛弘股份 指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93.SZ)及其子公司

  阳光电源 指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74.SZ)及其子公司

  上能电气 指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827.SZ)及其子公司

  锦浪科技 指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763.SZ)及其子公司

  固德威 指 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390.SH)及其子公司

  隆基绿能 指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012.SH)及其子公司

  募集说明书、本募集说明书 指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

  审计机构 指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氢燃料电池汽车 指 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依靠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 指 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等

  光伏 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单晶炉 指 在惰性气体环境中,通过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位错的单晶生长设备,可生产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片所需的单晶硅棒

  单晶硅 指 具有基本完整点阵结构的硅的单晶体,用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单晶炉内拉制而成,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系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原材料

  双碳 指 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策略。其中,碳达峰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AI 指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分布式光伏 指 在建筑物屋顶等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且以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系统

  集中式光伏 指 利用荒漠、盐碱地等,集中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发电直接并入公共电网,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

  光伏逆变器 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符合电网电能质量要求的交流电

  组串式逆变器 指 对几组(一般为 1-4组)光伏组件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再经过逆变以后并入交流电网,一台组串式逆变器可以有多个最大功率峰值跟踪模块,功率相对较小,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在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亦可应用

  储能逆变器 指 储能逆变器除能够将直流电逆变后并入电网外,还能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电池系统相结合,储备电能以供使用,起到“负 荷调节、存储电量、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作用

  DSP 指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一种专用于(通常为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

  PWM 指 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一种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技术

  IC、芯片 指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通过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组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芯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PFC 指 功率因数校正器,可以在交流转换为直流时提高电源对市电的利用率

  PDU 指 高压配电盒,汽车内的电源分配单元(Power Distribution Unit),通过母排及线束将高压元器件电连接,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提供充放电控制、高压部件上电控制、电路过载短路保护、高压采样、低压控制等功能

  PACK 指 电池的封装集成,系一种由锂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结构件及辅料等组成的电池包

  OBC、车载充电机 指 On-Board Charger,系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设备,其功能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控制信号,将家用单相交流电(220V)或工业用三相交流电(380V)转换为动力电池可以使用的直流电压,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除特别说明外,本募集说明书中所有数值均保留两位小数,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经营范围 电力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信设备、节能工程、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工程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的技术开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充电桩的技术开发;生产计算机软硬件;销售电力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仪器仪表、环保设备、新能源汽车及配件产品、充电桩、光伏设备及元器件、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新能源发电工程设计;生产电力电子产品;专业承包;租赁电力电子设备、机械设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截至2023 年6月 30日,何振亚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1.23%的股份,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何振亚先生,1954年 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EMBA,工程师。1977年1月至1991年5月,就职于民航通信导航设备厂,担任工程师;1991年5月至1994年12月,就职于北京通力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1995年3月至2000年12月,就职于北京动力源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经理;2000年 12月至 2022年 5月,担任发行人董事长、总经理;2022年5月至今,担任发行人董事长。

  2023 年 4 月 26 日,公司披露《关于控股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延期购回及部分解除质押的公告》,何振亚先生将其已质押给华西证券的34,546,728股股票延期赎回,10,600,000股股票解除质押。前述股票质押已于2023年4月25日办理完成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其中17,273,364 股质押到期日为2023年10月13日,另外17,273,364 股质押到期日为2024年4月25日。

  2023年10月16日,何振亚与华西证券签署《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补充质押补充协议》,补充质押其持有的动力源股票 875,457股;2023年 10月 17日,何振亚与华西证券签署《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延期购回补充协议》,何振亚将其质押在华西证券的动力源股票 18,148,821 股延期购回,延期购回日为2024年4月13日。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之日,何振亚先生累计质押其持有的35,422,185股股票,占其持股数量比例为57.01%,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6.40%。

  发行人主要从事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依靠其在电能转换及能源利用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形成了以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三大应用领域为核心的产品及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司主营业务的多元化转型。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C制造业”内第39大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第399类下第3990小类“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9。

  公司所属的电源行业基本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在政府部门的产业宏观调控和行业协会的自律规范下,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发改委、工信部。发改委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审批和发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技术改造和进步等工作;工信部主要负责研究拟定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等。

  公司所处行业的自律组织为中国电源学会。中国电源学会成立于1983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社团法人,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电源学会以促进我国电源科学技术进步和电源产业发展为己任,主要职责包括行业团体标准制定、行业市场调研、向政府有关部门或相关机构提出行业发展规划建议、为行业内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等。

  公司所属的电源行业目前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

  公司的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通信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光伏产业,均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数据通信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上游电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产业政策如下所示:

  1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 2021 年11 月 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大5G 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智能化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管网、智能电网等布局,促进全域数据高效采集和传输。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高性能计算集群,合理部署超级计算中心。

  2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 2021 年11 月 提出绿色环保的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持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提出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统筹数据中心布局,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构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3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务院 2021 年10 月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完善通信、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标准,提升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推动既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提高设施能效水平。

  4 《5G 应用“扬帆”行动 计 划(2021-2023年)》 工信部等十部门 2021 年7 月 到2023 年,我国5G 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 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 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1 年3 月 加快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 络。前瞻布局 6G 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6 《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发改委等四部门 2020 年12 月 加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顶层设计。形成“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体系。

  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 加快发展的通知》 工信部 2020 年3 月 加快5G 网络建设部署,丰富5G 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 5G 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5G 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

  8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国务院 2019 年12 月 提出到2025 年,本区域内5G 网络覆盖率达到80%。

  9 《“5G+ 工业 互 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工信部 2019 年11 月 提升“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创新应用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加强宣传引导和经验推广。

  10 《关于开展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 专项行动的通知》 工信部、国资委 2019 年5 月 提出重点任务之一是继续推动5G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在5G 网络建设方面,指导各地做好 5G 基站站址规划等工作,进一步优化5G 发展环境。继续推动 5G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进一步成熟。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国家统计局 2018 年10 月 将“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其他计算机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品。

  1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中央、国务院 2022 年12月 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2 《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 2022 年10月 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3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住建部、发改委 2022 年7月 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气、加氢等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网络。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完善充换电、加气、加氢基础设施信息互联互通网络。

  4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 发改委 2022 年6月 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完善居住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新建居住小区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5 《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财政部 2022 年5月 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持政策,稳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

  6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2022 年4 月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7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发改委等十部门 2022 年1 月 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8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2022 年1 月 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9 《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委、工信部 2021 年12 月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10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务院 2021 年10 月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 辆。到 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1 年3 月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办公厅 2020 年11 月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鼓励地方开展V2G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

  1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发改委 2019年10月 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车用DC/DC(输入电压100~400V)、车载充电机(满载输出工况下效率≥95%)、双向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设备(输出电压250~950V,电压范围内效率≥88%);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技术及装备,快速充电及换电设施等列入鼓励类项目

  14 《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 发改委等四部门 2018 年11 月 充分发挥中国充电联盟等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自愿性产品检测认证、行业白名单制定等工作,配合政府部门严格产品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督,引导充电技术进步,推动国家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国家统计局 2018 年10 月 将“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新能源汽车DC/DC 转换器”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品。

  1 《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3年4月 巩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优势,加快风电、光伏技术迭代研发,突破一批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实施风电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光伏“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稳步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促进农村用能清洁化。

  2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等六部门 2023年1月 鼓励开发先进适用的智能光伏组件,发展智能逆变器、控制器、汇流箱、跟踪系统等关键部件。加大对关键技术装备、原辅料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发安全便捷的户用智能光伏系统,鼓励发展光伏充电宝、穿戴装备、交通工具等移动能源产品。

  3 《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工信部等五部门 2022年8月 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发高可靠、智能化光伏组件及高电压、高功率、高效散热的逆变器以及智能故障检测、快速定位等关键技术。开发基于5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维技术和智能光伏管理系统。

  4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发改委等九部门 2022年6月 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规范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光伏新村;加快大容量、高密度、高安全、低成本新型储能装置研制;结合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在寒温、暖温、高原、湿热等典型气候地区进行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建设,开展光伏关键部件及系统实证研究,为光伏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5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2022年5月 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6 《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发改委等十二部门 2022年2月 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7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2022年1月 持续优化建设布局,促进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潜力,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和容量支撑能力。合理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着力提升电力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实现用户侧新型储能灵活多样发展,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拓展新型储能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8 《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工信部等五部门 2021年12月 到 2025 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开发基于宽禁带材料及功率器件、芯片的逆变器。提升逆变器系统安全性实时监测处理、在线 PID 抑制与修复、智能支架跟踪、高性能 IV 扫描诊断、组件级监控等智能化技术。建立逆变器质量追溯机制,提升逆变器制造效率和产品可靠性;以满足智能光伏电站发展为导向,发展智能逆变器、控制器、汇流箱、储能系统、跟踪系统,加快突破智能电站所需的高效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部件,提升有关电力变换、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在线分析、环境自适应等性能。

  9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工信部 2021年11月 发挥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引领作用,在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实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 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10 《关于推进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1年11月 优先考虑含光热发电,氢能输储用,梯级电站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示范的“一体化”项目。

  11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务院 2021 年10 月 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 地。到 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示范应用。

  12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2021年7月 明确 2025 年 30GW 的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鼓励储能多元发展,进一步完善储能价格回收机制,支持共享储能发展;推动储能理论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中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强化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研究。

  13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发改委 2021年7月 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1 年3 月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15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发改委等四部门 2020年9月 加快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储能与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瓶颈,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燃料电池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

  16 《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 发改委、司法部 2020年3月 加大对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

  17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改委等十五部门 2019年11月 加强新能源生产使用和制造业绿色融合。顺应分布式、智能化发展趋势, 推进新能源生产服务与设备制造协同发展。推广智能发电、智慧用能设备系统,推动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发展分布式储能服务,实现储能设施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网。

  电源作为将一种制式(电流、电压、频率等)电能按照用电设备的特定需求转换为其他制式电能的装置,为用电设备持续、稳定地供电,系通信基站、数据服务器、光伏发电系统、新能源车及其充换电设施等相关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通常情况下,电网、发电机、电池等发出的电能并不符合用电设备的使用要求,需要由电源将电网的市电等一次电能转换为用电设备适用的二次电能。

  作为用电设备的配套产品,电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工业控制、新能源、轨道交通三个应用领域的电源产品市场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7.32%、19.36%、13.79%;其次是通信基站、IT及消费电子,占比分别为11.41%、9.28%。随着5G通信、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源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电源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结构将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保持着稳步增长。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的统计数据,我国电源产业总产值在2015年为1,924亿元,2021年达到3,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12.55%。

  受益于国家持续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不断推进“双碳”发展战略的实施,5G通信、大数据中心、电动车充换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源产业的高速增长。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的预测,我国电源行业产值规模到 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 7,389亿元,2021年-2025年CAGR为17.25%。

  上述下游新兴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电源行业新的增长引擎,有关该等产业市场发展情况的具体分析如下:

  长期以来,我国通信行业总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我国 2015年电信业务收入为 1.13万亿元,2021年达到1.4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0%。通信行业收入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对上游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建设领域的投入,我国通信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快速增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移动电线G基站数量在 2015年和 2021年分别为 177万个、590万个,年复合增长率22.22%。移动通信基站的扩建为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拓宽了市场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我国5G通信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超前部署5G网络基础设施,为5G 商用营造产业化生态环境,将成为通信设备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5G通信技术系“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之一,为其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奠定基础的5G基站建设系我国“新基建”的重点投资方向。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塔的5G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1,849亿元;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总数量达142.5万个。《“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每万人拥有的5G基站个数需超过26个。按14亿人口估算,我国5G基站数量在2025年将超过364万个,2022年-2025年平均每年新建5G基站约55万个。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万亿元。5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将拉动通信设备及相关配套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通信产业链上游电源系统、元器件、原材料等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数据中心系我国“新基建”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作为集中计算和存储数据的场所,互联网数据中心系为满足互联网业务以及信息服务需求而构建的应用基础设施,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凭借丰富的计算、网络及应用资源,向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等)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场地租用服务、域名系统服务、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服务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5G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进程不断加快,万物互联、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数据的产生、处理、交换、传递呈几何级增长,从而驱动数据中心行业加速发展。根据科智咨询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整体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达到3,012.7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6,122.5亿元,2021年-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26.67%。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将有效拉动上游电源系统等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推动电源行业的进一步增长。

  2017-2024年我国整体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及预测(资料来源:科智咨询)

  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产业规划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5年-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由33.1万辆增加至125.6万辆,CAGR为55.97%。虽然因补贴退坡的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18年略微下降3.98%至120.6万辆,但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及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2020年起新能源汽车销量恢复正增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占全年汽车总销量的13.4%;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688.7万辆,同比增长95.50%,占全年汽车总销量的24.89%,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增长动力更加充足。

  行业分析机构IDC认为,电动化是汽车市场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油价上涨、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供给端厂商的投入、自动驾驶趋势的带动等因素将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实现高速增长。IDC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299万辆,2021年-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8%。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产业化和市场增长源自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一般而言,一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配备一套车载电源系统,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上游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尽管纯电动汽车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且系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凭借其燃料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特点,亦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2022年 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左右,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多个应用领域氢能产业体系。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地、行业技术的突破与进步、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为车载电源产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配套产业的充电桩行业近年来快速崛起。2015年-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有量从 6.5 万台增长至261.7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5.13%。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增长迅速,车桩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充电配套逐渐改善,但充电桩行业仍存在较大的市场供需缺口。按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发展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在 2020年应基本达到1:1。实际上,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到 2020年约为2.93:1,2021年略微上升至3.00:1,与前述发展目标存在明显差距,充电桩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国家不断加大对充电设施等“新基建”行业的支持与投入,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将保持较高速的增长。根据国联证券研究所的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930万台,2021年-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3%。充电桩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拉动充电模块等配套电源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电源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逐步降低国家对国外原油和能源的依赖度,保障能源安全,符合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和防治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政策的落地推动光伏行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2021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4.88GW,同比增加13.9%,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GW,2015年-2021年累计装机容量CAGR为38.69%;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光伏行业未来发展可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年版)》,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或将超过75GW;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发布的《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2019)》报告,光伏在2050年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电力来源,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00GW。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光伏逆变器的市场需求将随着光伏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而不断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9.28GW,占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53.35%,首次突破50%,超过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户用、工商用等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建设,分布式光伏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作为分布式光伏主要使用的逆变器类型,功率相对较小的组串式逆变器受益于分布式光伏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光伏逆变器市场的主流并将保持持续增长。

  近年来,快递配送、外卖配送行业蓬勃发展。公开报道显示,快递员、外卖骑手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日均行驶里程超过100公里,日充电次数2至3次。快递、外卖行业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需求推动了公共充换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近年来由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爆燃事故在多地频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21年8月,由应急管理部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开始施行,正式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并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随着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在居民小区集中设置充换电柜的相关规划政策,民用充换电柜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 3.4亿辆,庞大的保有量规模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智能疏散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机场、石油石化、公民建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智能疏散、逃生指引方向,系重要的消防安全设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个应急疏散相关政策:2019年 3月,《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应急疏散中的相关设备技术规格等进行了规定;2020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优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产品从“火灾报警产品”中独立出来,列为一个独立品类;2020年11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进一步优化了消防行业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将避难逃生产品列为三大强制性认证品类之一;2022年2月,《“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发布,该规划将多个重要领域的消防安全列为“十四五”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重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体现出智能疏散产品对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为行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将推动智能疏散业务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模块电源作为新一代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和军用等众多领域,包括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

  受益于 5G通信、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模块电源市场需求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模块电源市场规模约为51亿元,2020年增长至103.38亿元,2015年-2020年CAGR为15.18%。采用模块组件电源系统具有设计周期短、可靠性高、系统升级迭代容易等特点,未来模块电源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节能减排工作成果显著,带动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2021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由3,567亿元增长至6,0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21%。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预计,随着新冠疫情对行业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除,在“双碳”战略的引领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在“十四五”期间有望以年均 10%-15%的速度中高速增长,到 2025年末总产值达到 1万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电源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电源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和行业应用客户。其中,原材料供应商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提供控制芯片、功率器件、变压器、PCB板等电子器件;电源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设备制造商,这些设备制造商负责根据行业用户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采购相应型号、规格的电源产品,应用到相应的电子设备中,并提供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电源制造商处于产业链中游,主要完成对电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对产品进行销售和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产业链上游 电子元器件、电路基板、磁性元件及配套材料、五金及结构件、连接器等

  通信、电力、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设备制造商、整车制造商、充换电站系统集成商等

  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商、光伏电站运营商、充换电站运营商、汽车品牌商等

  我国电源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各产品领域发展先后进入竞争激烈期,电源行业已达到高度市场化的状态。由于电源行业相关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产品应用的广泛性,从事电源产品相关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且企业规模普遍差别较大。近年来,随着电源行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有新进入者加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电源企业数量达2.33万家。

  与此同时,市场对电源产品技术水平的要求日益提升,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的中小厂商的竞争劣势日趋凸显,产业进入优胜劣汰局面,电源行业呈现出由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的趋势。未来,具备较强研发实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的电源制造商将有机会脱颖而出。

  此外,虽然电源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下游应用广泛,但由于不同应用领域对电源产品在功率、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定需求,而不同的电源生产企业基于各自的技术基础、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客户资源、资金实力等诸多因素考虑,其电源产品通常会聚焦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应用领域。因此,电源行业内的不同企业产品特点各有侧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系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范围广泛,产品涵盖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及配套电源产品、云服务、光伏逆变器等。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1997 年 11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000063.SZ;并于2004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0763.HK。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业务范围广泛,产品涵盖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及配套电源产品等。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002364.SZ)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中恒电气主要从事电力信息化与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一方面持续为电网、发电(含新能源)与工业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与运营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专注为客户提供通信电源、高压直流电源、电力操作电源、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智慧照明、储能等产品及电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002851.SZ)成立于2003年,并于 2017年 2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麦格米特是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公司,专注于电能的变换、控制和应用,产品包括智能家电电源、IT及云计算服务器电源、LED照明及大屏幕驱动电源、工业与通信嵌入式电源、电力操作电源、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级变频器及解决方案等。

  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593.SZ)成立于1997年,并于201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通信、航空航天、军工、铁路等领域用电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深圳市核达中远通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1516.SZ)成立于 1999年,并于2023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专注于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驱动型企业,为通信、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客户提供定制电源产品解决方案。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45.SZ)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8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欣锐科技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及以车载DC/DC 变换器、车载充电机为核心的车载电源集成产品。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0681.SZ)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英搏尔主营业务系以电机控制器为主,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电子油门踏板等为辅的电动车辆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91.SZ)成立于 1998年,并于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通合科技形成了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及军工装备三大业务领域的产业格局:在智能电网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和配网自动化电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其核心的充电模块、车载电源等产品;在军工装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源模块、电源组件及定制电源,同时开展军工装备检测服务,为军工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服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0693.SZ)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7年8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盛弘股份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能质量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等。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612.SH)成立于 2005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车载电源的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电驱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等。

  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 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车载高压电源系统,以及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智能直流充电桩电源模块等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系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范围广泛,产品涵盖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及配套电源产品、云服务、光伏逆变器等。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300274.SZ)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1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阳光电源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0827.SZ)成立于2012年,并于2020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上能电气专注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运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接入电网以及电能质量治理提供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以及有源滤波器、低压无功补偿器、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等产品,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集成业务。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63.SZ)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9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并网逆变器及分布式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88390.SH)成立于2010年,并于2020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智能数据采集器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电源行业系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结构精密、迭代速度快,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因此,该行业具有一定的进入门槛,主要包括技术及工艺壁垒、客户评审与资质认证壁垒、规模壁垒、品牌壁垒。

  电源技术是采用半导体功率器件、电磁元件、电池等元器件,运用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化学、新能源等技术安博体育官方网站,将粗电加工成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交流、直流、脉冲等形式的电能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高性能电源产品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优良的电磁兼容性等特点,需要专精于电路、结构、软件、工艺、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构成的团队共同研发,这对缺乏技术与工艺积累的新进入者构成了进入壁垒。

  电源厂商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与知名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门槛较高。通信、汽车、军工等领域的下游客户对电源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考核、认证过程,需要对电源厂家的资产规模、管理水平、技术研发水平、历史供货情况、生产能力、产品性能、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保证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只有通过下游客户的资质认定,电源厂商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为取得下游客户的资质认证,电源企业通常需要先行通过行业或管理机构的第三方认证,比如通信客户一般要求取得ISO 9000、ISO 14000等资质;新能源汽车客户一般要求取得ISO/TS 16949、ISO 14000、ISO 9000、ISO 26262 等资质;国防军工客户一般要求GJB9000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资质。

  此外,由于电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对终端产品的使用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不同国家的市电标准、安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通常各国对电源产品的进入制定了明确的认证标准。因此,国内电源厂商需要通过各国不同的认证才能实现产品全球化销售。

  相关资质认证、客户评审对电源企业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电源企业较大的资金投入且耗时较长,因此对新进入者形成一定壁垒。

  电源制造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效应。首先,电源产品所选用的电子元器件及配套材料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规模较大的厂商采购需求更大,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强,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其次,规模较大的厂商能够通过大规模生产有效分摊固定成本,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此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可通过不断加强研发设备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投入,有效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及时满足下游客户对电源产品更高的技术要求。扩大生产规模需要电源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金等资源,对新进入者构成一定壁垒。

  品牌知名度系一家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销售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随着电源行业下游应用领域的客户集中度逐渐提升,下游知名大客户在选择供应商及进行采购份额分配时,在保障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前提下,愈发重视供应商的品牌影响力。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进行认证时,更是优先选择品牌知名度高、行业口碑良好的厂商。因此,电源行业新进入者,特别是在面向下游知名大客户拓展市场时,面临着较高的品牌壁垒。

  电源产品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数据通信、轨道交通、工业控制、电力、新能源汽车、IT及消费电子等不同领域,电源行业的周期性与下游市场的关联性强,而下业的市场发展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当整体经济环境发展良好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消费意愿增强,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通信设备、轨道交通相关设备、工控设备、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等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从而带动电源产品的市场需求上升;相反,当经济发展低迷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工业企业产能收缩,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工控设备等产品的销量下滑,从而导致电源产品的需求下降。因此,电源行业的发展整体上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电源行业生产地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的珠三角区域、华东地区的长三角区域和华北地区的京津冀区域。该等区域经济较发达、产业聚集程度较高、工业基础配套较为完善、交通便利、人才吸引力强、科技研发水平较高,能够为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提供充分、便利的条件。

  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的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电源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41.6%、36.8%和11.2%,合计近90%。我国电源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具体如下:

  电源行业的下游客户中存在大量的大型国有企业,因此,电源行业受下游客户集中采购招标习惯、建设周期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以发行人当前收入占比最高的通信电源产品为例,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通常会在每年年初集中采购招标,电源制造企业一般在当年3月-5月以及9月-10月出现交货高峰期,当年第四季度为电源制造企业收入确认和回款高峰期。随着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对5G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5G基站建设进程加快,下游客户对通信电源的需求增加,有时会增加集中采购招标的频次,导致通信电源产品的季节性特征有所减弱。

  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电源行业技术水平、产品优化和新品开发等方面的快速发展。DSP等实时数字控制半导体芯片的技术进步及相关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及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更。